欢迎访问北镇市人民政府网!

首页 >> 走进北镇 >> 风土人情

    北镇风土人情—丧葬习俗与特点

    作者:龙波      发布时间:2010-02-06      来源:飞腾网络科技     浏览次数:

            北镇丧葬习俗受到汉族影响满族丧葬保留了自己的旧俗,也避免不了受到汉族的影响。

            与汉人同样,北镇满人寿衣也分衬衣、棉衣、袍衣、褂衣、大挂衣,五、七、九件不等。为表示对死者的哀悼,服孝期间与汉人同样,不准参加各种娱乐活动,三年之内逢春节不贴年画、对联。停止嫁娶事宜。每年清明及农历七月十五、十月初一、腊月三十是上坟日。腊月三十下午上坟,供件肉(整块的肉)和饭,件肉一碗,饭按坟里人数,并烧包袱。包袱用瞑衣纸叠成纸袋形状,内装用金银箔叠成的金银锞子,上写祖先名字。随着民族融合的发展,汉人丧葬的繁琐仪式在清朝末期几乎都被满人吸收了,如最耗费资财的经礼殡等。

           如今北镇满族人同汉族人一样,丧葬习俗发生了很大的变革。改革开放以来北镇全面已实行火葬,并已逐渐形成风气。火葬本是满族先祖的习俗,既卫生又节约,北镇满族人民很愿意接受。为悼念死者,开追悼会,送花圈,也很符合满族的民族心理。虽然农村偏远山区个别地方仍实行土葬(或火化后土葬),但那些妨碍生产及社会活动的陈规陋习已越来越少。人死最多不过三天便出殡入葬。为表示哀悼,在出殡后已不穿孝服,大多臂戴黑纱。还有很多老人在世前就嘱咐好,丧葬不许搞排场。但是,在农村一些满族聚居的村落,出于强烈的民族意识,带有满族特色的古老习俗至今还保留一些,如死者在西间顺炕停放,从窗户抬出,生者边哭边唱和插佛托等,这些保留下来的习俗,都是简单、朴素而又可行的。

           满族先祖的丧葬习俗不尽相同。无论是查阅古史、考古发掘,还是民间传说,都可以找到和发现满族先祖曾存在过的土葬、兽葬、火葬和树葬的习俗。在满族南迁以后,开始与汉族一样实行土葬了,但仍然保留下来一些旧有习俗。

          一是人死停放在西间。人死之后,顺炕沿在西间屋地上放三块板子,板子的高度以死者年龄而定。老年人与炕沿平,中年人次之,小孩最低。人放板子上,头朝西。这与汉人死后停放正堂不同,因满人以西为上。

          二是从窗户抬出。其原因一说门是走活人的,不能走死人;另一说努尔哈赤从李成梁家跑时是走窗的,是为了纪念。而汉人从门抬出。        

           三是棺材起脊,棺材上盖为起脊状,与宁古塔(满族聚居地,今黑龙江省宁安市境内)一带棺材同型,而汉人棺材则为平顶。

            四是棺材里放谷草,栗树枝,这是火葬习俗的痕迹。

           五是挂红幡,即丹旌。红幡立于门前,设木座高杆悬挂,每日日出悬出,日落取下,放在棺材旁侧。红幡的质料以死者尊卑而定,反映了丧葬的等级化。北镇的满族人多用红布,红幡形状是将整幅红布分为四条,头和尾用黑布装饰。为何不用白色呢?因为满俗贵白贱红,认为红色是送终时才可用的。并说幡是人的灵魂,所以发引时由丧主执幡前行,并选单日出殡。如夫妻先死一人,死者埋葬后,在坟地上去掉黑头、黑穗,红幡拿回收藏起来,待后死者发引再由丧主执而前行。后死者埋葬后,在坟地上众人将幡抢回给小孩做兜肚,以求孩子平安长大。汉人所打的幡用纸制做。除幡之外,还有铭旌,由死者女儿赠送。铭旌用整幅红布制做,长七尺。幡和铭旌均用杆挑置,待棺材下葬后,盖棺材上面,埋于土中。

           六是烧纸。这原来是女真旧俗。有史料载:“所有祭祀之物尽焚之,谓之烧饭。”在北镇,仅将死者衣物放在灵柩下,待死者入坟后,衣物洗涤干净仍可由亲友穿用。这大约与生活贫困有关。所焚烧的物品有装在枕头内的荞麦皮、谷物及纸制的祭奠品,如车马人。汉人也焚烧车马人,不同的是满人面北,汉人面南,因两个民族的发源地不同。焚烧车马人是由奴隶社会中奴隶殉葬的习俗发展而来。焚烧衣物之类则大约是从满族先祖火葬习俗发展而来。

           七是男摘冠缨截发,女去妆饰剪发。满族无论是在宫廷,还是在民间,丧葬均有男摘冠缨之俗,而男截发及女去妆饰剪发则是宫廷习俗。

            八是百日内不除服、不剃头。满族人死后,其子孙服孝,男子腰系白布带,妇女戴包头。如果是一个老人去世,腰带及包头飘带都是一长一短,二老双亡则一样长短。孙子辈带子头上加一红布条,重孙辈加两根红布条,称花孝。没过门的儿媳妇为公婆戴孝,白孝服内穿红孝服。妇女服孝期间,鞋面上蒙浅灰色布面。自孝服穿身上为成服,成服后日日穿戴在身,即不除其服。约至百日(九十日左右即可)致祭除服。汉人死者下葬后,在坟地上便解麻衣孝带,遇“烧七”(烧七个七)、烧周年时再穿。清朝满族人平时头顶前部之发经常剃去,百日服丧期间不准剃头。